中央一号文件的绿色农业“三字经”:保、减、改!
分类:
资讯中心
作者:
来源:
2019/02/22 14:31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
2月19日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若干意见》发布。这份2019年的中央“一号文件”开宗明义指出,2019-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,“三农”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“硬任务”。
今天,GN君就为您解读一下“一号文件”。总的说来,“一号文件”聚焦在了保、减、改这个三个关键字上。
保 守住粮食命脉,实现乡村振兴

一要严防死守,把耕地保住。
二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把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保住。
三要大兴农田水利,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,推动生物种业、重型农机、智慧农业、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,把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夯实。
在执行层面,应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基础,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。
减 将化学农药与化肥的使用量减下来

一方面,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,优先采用生态控制、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,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示范推广。
相关专家介绍,到2020年,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从2014年的20.7%提高到30%,化学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。
另一方面,要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范围。到2020年,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从2014年的76.7%提升到90%以上(提高约13个百分点),肥料利用率从33.8%提到40%以上(提高约6个百分点),化肥使用总量实现零增长。
为此,重庆聚立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走在了行业的前端。其生物农药421与其他低毒减量化学农药进行配合使用,已经建立水稻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,实现水稻病虫害全程生物防控技术、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减量防控技术的运用。
2017-2018年,聚立信主要产品在全国16个省(市)运用于25万亩次的水稻病虫害全程防控,水稻主要害虫防效达到65%-85%,减少化学农药用药量30%-100%,降低传统生物农药防治成本20%-30%,水稻产量与传统化学农药防控无显著差异,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。
改 大力发展优质绿色农产品替代高污染农产品

具体来讲,就是把农业废弃物变为资源用起来,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,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为提质导向。
2019年,我国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,健全监管体系、监测体系、追溯体系等。
在这一方面,重庆企业已开始发力。
近年来,聚立信以湖北荆州为样板基地,联合湖北广沃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5000亩绿色虾稻田,种植零农残的“荆州安全米”。2018年,采取全程绿色防控、全程可溯源体系的“荆州安全米”喜获丰收,亩均增产10%!
2019年,重庆市博恩科技集团、聚立信与荆州市农业局展开深度合作,依托湖北省“双水双绿”战略,打造“博恩绿色水稻总部基地”。其中,40万亩的公安县绿色水稻核心示范园及水稻产业公园、绿色水稻大数据中心将率先启动。
在不久的将来,江汉平原上将出现一片片标准的“零农残水稻生态田”,一大批“荆州安全米”亦将推向市场。
上一篇:
央视24分钟纪录片追踪渝企黑科技
今年到底有没有倒春寒?准确消息告诉你!
下一篇: